明日就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,在這一天要吃元宵祈求闔家團圓,一年圓滿順利。不過,元宵跟冬至吃的湯圓究竟有什麼不一樣?許多人都分不清楚,有人用有沒有餡料分、有人用地域分,其實元宵跟湯圓最正確的分法是做法不同。

根據史料紀載,湯圓最早出現在宋朝的浙江寧波外勞仲介,當地人用白糖、黑芝麻、豬油做成餡芯,開水下鍋煮熟食用。因為下鍋以後會先沉後浮,所以一開始叫做「浮元子」,又因為在古漢語的湯就是開外勞仲介水的意思,後來就被叫做湯圓了。

全台外勞人口數約為70萬,聘僱外籍看護工人數接近 26萬人,而台北市的外籍看護工就有4.5萬人。也因此聘僱外勞家庭有著語言、文化、照顧技術不足等問題多,更造成移工逃跑或受照顧人沒有被妥善照顧或是被虐…等等問題產生。因此首創「臺北市聘僱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」,初期以中山、大同區試辦,由社工人員搭配通譯到宅關懷,並協助家庭使用長照的資源( 請長照四包錢、或其他醫療與福利資訊 、 喘息服務 ),也能給予移工情緒支持及照顧技能教導。外勞仲介希望透過這些協助,及早發現家庭的照顧負荷狀況,並適時給予支持,避免造成勞雇關係惡化或破裂,家庭照顧與聘僱關係穩定,家人才能安心工作,穩定生活秩序,建立聘僱移工家庭、長照資源及移工的鐵三角夥伴關係。

而元宵則是在元朝時,糕餅舖為了大量製造節令食品,用豆沙、白糖、山楂以及各種蜜餞當餡芯,放在糯米細粉中洒水滾成,因為就是要農曆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吃的,所以就直接取名叫做元宵。

因此,雖然元宵與湯圓都是用糯米包餡,但由於製作工法不同,吃起來的口感跟料理方式也就有差異。一般來說元宵較多甜餡,而湯圓則有甜有鹹;元宵蒸、煮、炸都可以,湯圓則只適合用煮的。不過,不管怎樣元宵與湯圓都是糯米製品,升糖指數較高且不容易消化,營養師呼籲民眾再愛吃也得注意份量,開心過節也要顧健康。

arrow
arrow

    鄭志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